塞北初春,乍暖還寒。山西省廣靈縣巧娘宮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的車間里卻熱氣騰騰,100多名婦女圍坐在一起,用嫻熟的雙手上下纏繞,左折右拐,一件件活靈活現的草編工藝品呈現在大家面前。合作社負責人劉金萍說,這些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往往越是美的東西,越能顯示出對世界的敬畏。一件好的手工編織品傾注了匠人大量的心血,有著機器制造無法比擬的溫暖。草編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編織技藝,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淳樸的手藝人用勤勞的雙手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如今,這份手藝漸行漸遠,保護和傳承這份古老的智慧迫在眉睫。廣靈縣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大縣,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靈,婦女心靈手巧,民間的手工編織更有著悠久的歷史。近年來,廣靈縣被評為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名縣,不僅如此,如何走出一條適合當地的發展道路,這里的人們一直在探索。2005年以來,斗泉鄉婦女劉金萍從創辦個體手工編織工藝品小作坊起步,一步一個腳印,產品種類由少到多,生產規模由小到大,市場觸角越伸越遠,現已發展出3大系列20多個品種的編織工藝品以及絲帶繡等多種手工藝產品,這些產品既經濟適用,又有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合作社利用廣靈縣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吸引農村婦女開展“居家經濟”“炕頭經濟”,按照“合作社統一組織培訓——農村婦女集中或分散生產——合作社檢驗回收銷售”的生產流程和“互聯網+電商+實體店”的營銷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至目前,巧娘宮合作社已在廣靈縣城成立總基地一個,下設九個鄉鎮分基地,吸收農村婦女880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45名,殘疾人41名)進入“巧娘宮”專業編織隊伍,產品銷售市場不僅進入北京、太原、石家莊、廣州等城市,還深得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外客商青睞,去年銷售收入近1000萬元。綠色做原料,手編真奇妙,賞用兩功能,脫貧新產業。(張金金 霍飛飛)
植樹節 志愿者為雄安種下“生態樹” 3月12日,在第40個全國義務植樹節當天,中建三局北京公司聯合雄安新區博奧學校聯建雷鋒班50余名志愿者走進雄安新區容城縣,參加“千年秀林”大型義務植樹活動,為雄安的生態發展抹上靚麗的底色。【詳細】2017年全國共完成造林736.2萬公頃|北京2018全年計劃義務植樹100萬株
杭州到北京復興號下月開跑 全程不到4個半小時 坐著最新的復興號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風馳電掣,從杭州東站到北京南站,最快只需4小時23分……這令人振奮的事下個月就能實現。4月10日起,全國鐵路將進行列車運行圖調整。此次調圖最大的亮點,就是京滬高鐵350公里級別的“復興號”高鐵由現有的7對增加到15對,其中杭州東至北京南間啟用三對“復興號”高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