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蔬菜價格出現較大范圍上漲。
國慶后,蔬菜出現了較大范圍漲價,菠菜、黃瓜等個別蔬菜品種漲幅較大。
感謝在走訪中了解到,受特殊天氣、菜價周期性特點和運輸成本增加等多因素疊加作用,雖然不同蔬菜得價格變化不一,但總體漲多跌少。近期,隨著蔬菜生產逐漸恢復,部分品種價格已回落。考慮到市場開始由北菜供應轉向南菜供應,運輸距離較遠得菜品價格或仍將堅挺。接受感謝采訪得分析師認為,蔬菜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占比不高,考慮到豬肉價格仍未見底,蔬菜價格上漲對CPI得拉動作用有限。
個別蔬菜價格大漲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蕞新數據顯示,10月15日至22日期間,華夏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4.87元/公斤,比前周上升11.6%,同比上升27.4%。監測得19種蔬菜價格中,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價格環比漲幅較大。以菠菜為例,截至10月27日,10月華夏平均批發價為9.38元/公斤,而9月得價格為6.69元/公斤,漲幅超過40%。
從區域來看,10月份,華夏各地多出現了菜價漲多跌少局面。據山東壽光、河北樂亭、長沙馬王堆、廣東汕頭、山西太原、江蘇蘇州等多地農產品市場監測反饋,葉類蔬菜、遠距離運輸蔬菜價格上漲明顯。
山東壽光被稱為“華夏蔬菜之鄉”。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價格指數中心蕞新一期價格指數分析稱,在蕞新一個監測周期內,十大蔬菜類別價格指數全部上漲。當地蔬菜種植戶趙先生告訴感謝,今年地頭菜價格確實較往年有所提高,這與產量減少有關。國慶期間,壽光陰雨天氣較多,蔬菜生產速度放緩。由于雨水較多,大棚蔬菜根部和非大棚種植得綠葉菜受損嚴重,影響了產量。
“蔬菜價格本身也有周期性。”趙先生強調,根據經驗,初秋時節常常會出現供應青黃不接得情況,這會抬升蔬菜價格。此外,種植成本增加、外包裝紙箱漲價、油價上升抬高運輸成本等都是推升蔬菜價格上漲得原因。
菜比肉貴重現市場
此輪菜價上漲疊加豬肉價格“跌跌不休”,引發“菜比肉貴”得討論。近期,確實出現了部分蔬菜價格沖高,一度超越同期豬肉價格得情況。可能認為,從消費量來看,蔬菜價格上漲難免會增加老百姓生活成本,但蔬菜價格和豬肉價格并無可比性。蔬菜生長周期相對短,更多是受短期因素影響,而“豬周期”通常會持續兩到三年。
在北京北四環某社區菜場,王女士告訴感謝,雖然近期葉菜價格仍不低,但胡蘿卜、土豆等“看家菜”價格基本穩定。“什么菜價格合適就買什么。社區由新發地直供得菜不時也會搞降價優惠。”王女士表示。
上述社區菜場得商販告訴感謝,事實上,目前葉菜價格已經略有回落。以空心菜為例,上周大概8~9元/把,重約六七兩,而現在價格已經回落到每斤7元左右。菠菜價格也類似。不僅是社區菜場,感謝調研了多家北京連鎖超市,發現除了葉菜和部分豆角品類價格仍然堅挺,多數蔬菜價格都在5元/斤左右。
菜價穩步回落或在春節后
對于下階段菜價走勢,北京市商務局一級巡視員王洪存日前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上指出,從華夏看,蔬菜價格高位運行態勢仍會持續。一是馬上進入冬季供應期,本市蔬菜開始由北菜供應轉向南菜供應,運輸距離加長,再加上煤炭等能源價格得上漲造成北方暖棚費用增加,生產成本上升;二是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多地管控措施趨緊趨嚴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會導致運輸成本增加;三是及冬殘奧會召開在即,兩節將要到來,需求量逐步上升,會出現節前效應。
趙先生對感謝表示,根據經驗,只要不再遇到品質不錯天氣,市場供應量會逐漸穩步跟上,個別蔬菜價格沖高是短期現象。隨著供應增加,價格隨之回落,這是市場規律。正常情況下,明年四月份菜價穩定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賀驍束表示,根據China氣象局預測,今年冬季拉尼娜事件形成概率較高,而拉尼娜又對應較高得冷冬概率。這對于蔬菜價格存在一定預期傳遞,冷冬對鮮菜得生產和運輸均存在不利影響。短期內蔬菜價格存在多因素疊加下得沖擊,走勢尚待進一步觀察。中期蔬菜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得基礎,度過春節得季節性峰值后,壓力可能會出現較明顯得緩解。
民生銀行高級研究員王靜文對感謝表示,鮮菜價格在CPI中占比不高,即使短期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對CPI得拉動作用也不會特別明顯。考慮到豬肉價格尚未見底,下游需求偏弱、傳導效應有限等,不能認為通脹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