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能耗監控管理系統校園節能管控方案
1、概述
我國大型公共建筑年耗電量約占全國城鎮總耗電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電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是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同類建筑的1.5~2倍。
對于大型公共建筑而言,能源消耗情況非常復雜,只有實現建筑內各耗能環節分項計量,才可能真正把實際各類系統的能耗狀況和合理的用能配額相比較,確定差異的形成,明確進一步的節能潛力。
2、校園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院校作為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一部分,它集教學、科研和生活于一體,占地面積大、建筑類型多、功能劃分區較復雜,既是人口的高密度區,更是重要的能源消耗大戶。我國絕大多數高等院校人工管理電、水、氣的消耗量。原始的人工抄表存在多種問題,如:數據不精確、實時性差、工作量大、管理難度大等。能耗管理部門也沒有其他直接有效的手段,獲取重點的實際能耗信息,也無法進一步提出節能方案,有效降低能耗。因此更無法對不同類別耗能進行有效正確的分析,因此制定針對性的能耗管理政策尤為關鍵。校園建筑能耗分析管理系統不僅可以分析高耗能設備能耗產生的主要原因,還可以分析辦公、生活能耗與氣候、人數以及建筑結構之間的關系,即使用一個平臺對不同建筑類型建筑的節能潛力進行研究,同時跟據數據分析結果選擇正確的節能方法以達到節能的目的。
3、能耗分析管理系統的優勢
保證面積龐大的供配電系統安全可靠供電;
了解供電隱患,快速定位故障和排除故障;
實時準確統計學校各部門、院系和宿舍的用電量,做到獨立核算;
提高了管理效率,減少人力成本。
4、系統功能及軟件界面
系統對電、水、氣能耗實時采集、動態監測、能耗分析、成本核算、績效考核和報表發布等功能,實現校園能源管理精細化,促進節能降耗。
4.1 能耗數據對比分析
概要顯示當月、當年用能情況,并與往年同期用能進行對比,掌握用能趨勢。實時動態監測企業當前用電功率。通過設置每日用能的計劃值,實現用能的定額管理,并與實際用能進行對比,對可能出現的用能突增進行預警,全局掌握校園的用能情況。
4.2趨勢曲線分析
通過用能趨勢圖,快速定位校園用能負荷高峰,并逐級定位高峰能耗的組成,為移峰填峰找到依據。
4.3 分類、分項統計能耗數據
將各類能源監測數據(水、電、氣)接入到一套能耗監測系統中,改變原來多頭管理的局面,清晰的掌握校園能耗的構成,避免能耗改造過程中降低某一類能耗的同時增加了其他類能耗的支出。
4.4 能耗數據綜合分析
將校園能耗數據同建筑面積、校園人口、環境溫度等參數進行綜合比較,系統根據需要建立不同的能耗分析模型,科學、準確的判斷一個校園能耗的高低,從而綜合分析影響能耗的因數。
4.5能耗數據的實時監測
系統具備良好的開放性,可對用戶需求進行功能擴展,在基本分析功能的基礎上為用戶定制個性化報表和分析模板;系統具有報警管理功能,負責報警及事件的傳送、報警確認及報警記錄功能以便告知用戶或供用戶查詢;系統具備權限管理、系統日志及系統參數設置等功能。